六类群体可得到慈善组织、红十字会优先帮扶
记者14日从民政部获悉,民政部近日发布通知,要求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精准开展慈善活动,优先对新冠肺炎患者、低保对象等六类群体开展关爱活动。
这六类群体包括:新冠肺炎患者、逝者、隔离人员及受影响家庭;低保对象、特困人员、低收入家庭成员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,受疫情影响致贫人员和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;孤寡老人、困境儿童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;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医务工作者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公安民警、基层干部、下沉干部、志愿者;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、经营、就业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;在复工复产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遇到困难的群众。
同时,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,民政部要求各地督促慈善组织、红十字会对前期慈善捐赠做好收尾工作,对于前期重点支持疫情防控医疗和生活应急需求的公开募捐活动,要根据各地疫情风险等级的调整,相应调整募捐时限、适时予以终止,合理安排捐赠款物拨付进度,不允许长时间积压。
此外,根据通知要求,慈善组织、红十字会要按照逐级拨付逐级公布的要求,将接收单位的名称、接收款物的金额数量及时向社会公开。对于公开募捐和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慈善项目,慈善组织、红十字会应根据相关规定,按照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的要求,在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“慈善中国”上尽快完成对公开募捐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第一次全面公布。
(记者孙少龙)
来源: 新华网
编辑:张祯
- 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.0% 主要群体就业总体稳定2020-05-15
- 统计局:前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.3%2020-05-15
- 新方法可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抗体2020-05-15
- 有必要全民核酸检测吗?全员检测能否带来全员安全?2020-05-15
- 疫情下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调研:京津冀就业竞争激烈2020-05-15
- 复课后线上教育可以功成身退?未来将与线下教育衔接2020-05-15